首页 | 部门新闻 | 单位简介 | 通知公告 | 工作动态 | 领导讲话 | 政策法规 | 调研动态
首页最美家庭 巾帼风采
 
寸草春晖赤子心 ------记南秀村社区优秀女性殷晓霞

2015-04-21 14:48 访问次数: 字号:【

“百善孝为先,看行更看心”,孝敬父母重在一颗孝心,而不重在能给父母多少物质享受。南秀村社区就有这样一位实实在在尽自己努力孝敬老人的好女儿、好媳妇殷晓霞。

殷晓霞老家在泰州,很早就失去了母亲,只能和父亲及脑瘫的弟弟相依为命,艰难度日。一家人虽然生活艰苦,但感情深厚。1978年,殷晓霞因体育特长与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,毕业后留校任教,并留在南京成家生女。可惜幸福的日子不长久,孩子刚上幼儿园,丈夫就被查出患有乙肝,继而恶化为肝癌,在与病魔斗争数年后,2002年留下年幼的女儿抱憾离世。

丈夫是家中的独子,是农村老家中的顶梁柱,他的过早离世让公婆一夜急白了头。这样的打击对殷老师也是致命的,她却没有被打倒,她忍住眼泪,强打精神,安慰公婆。殷老师表示只要有她在,就一定会代替丈夫为他们养老送终,不会丢下他们不管。丈夫的抚恤金发放后,殷老师一分钱也没要,全部给了公婆。当时按规定女儿未成年,丈夫单位每月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费,殷老师考虑到自己有工作有收入,公婆却没有了靠山,她主动和单位联系,将女儿每月的生活费也都给了公婆,确保公婆生活无忧。丈夫虽然去世了,但殷老师与公婆家的联系却从来没有中断过,隔三差五就要打电话嘘寒问暖,每逢年节,只要能抽出时间,她都会带着女儿到启东老家看望公婆。平时省吃俭用的殷老师,此时却显得出手大方,大包小包往回带。2002年,老家翻盖新房,原本公婆不想再拖累她,就没有告诉她此事,可她在与大姑姐电话联系时知道了此事,立即汇去了一些钱,她对公婆说:“就让我替孩子她爸尽一份孝心吧!”

殷老师在照顾好公婆的同时,也越来越放心不下自己的父亲。父亲一天天年纪大了,脑瘫弟弟的情况却更糟了,已经不能正常行走,有时甚至会将大小便弄在身上,七十多岁的父亲照顾弟弟已经逐渐感到力不从心。为了方便照顾,2001年殷老师决定把父亲和弟弟都接到身边,从此开始了白天忙工作,晚上忙女儿、忙弟弟的紧张生活。每天一大早,殷老师起床把早饭做好,协助弟弟起床,吃过饭送女儿上学,紧跟着回学校教书;中午再赶回去给父亲和弟弟做饭,顺便把弟弟弄脏的衣服洗一洗,再把晚饭提前准备好;晚饭后还要辅导女儿功课,帮弟弟做按摩,防止肌肉萎缩,抽空还常陪陪老父亲。一天下来像个陀螺一样连轴转。等到大家都休息了,殷老师才能看书、备课到深夜,提高自己的业务,如今的殷老师已经是南京大学体育系的副教授了。

殷老师父亲的退休工资不高,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都在她身上。女儿在读书,弟弟每月服药的费用也不低,如何能维持这些开销,并不时贴补贴补老家的公婆,成了殷老师的苦恼。后来在别人的推荐下,殷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去三江学院代课,挣一份工资补贴家用,这样一来,她自己的时间就更少了。在殷老师的悉心操持下,她的家庭也逐渐走出阴影,女儿如今考上了研究生;弟弟的状态没有发生大的恶化;八十五岁的老父亲精神矍铄,晚年生活安详幸福。老父亲提起女儿,微笑中带着一丝无奈:“女儿人好,就是太苦了自己,一辈子为别人。和她生活的这十几年,真是拖累了她。每年女儿都要给我买好几套新衣服,我都八十好几,哪穿得了呀!做点好吃的,她尽往我碗里挟,每天工作也忙,回家洗衣浆衫,看着她这样我实在心疼。”

2013年夏天,殷老师在路上不幸被一辆小车撞伤了腿,不得不住院治疗,她时刻记挂着家里,急着要出院。这时她的女儿站了出来,“妈,您就不用担心了,您会孝敬外公,难道我就不会孝敬外公,孝敬您吗?您安心住院治疗,您还有我,家里也有我!”的确,孝顺是上一代的榜样,下一代的模范,言传身教,身体力行,“孝老敬亲”就会形成家风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。

虽然命运是坎坷的,但殷晓霞不屈服,用自己并不壮实的臂膀扛起了一个家,为家人们撑起了一片天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幸福一定就在不远处等着她,因为她值得拥有。



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 
Copyright 2015 www.njgl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
主办单位:南京市鼓楼区妇联 苏ICP备2020065778号
推荐使用IE6.0,1024*768或更高分辨率浏览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